51纪念网_大型网上纪念平台

马柳杨氏宗祠

创建时间:2022-04-03   创建人:杨庭雪

据老人们说,我们杨家是抗金名将铁枪将杨再兴的后代,居住在山东济南高唐州大屯。父亲在世时问过在得胜口居住的二大伯,二大伯口述是山东济南府高头下建一六十八屯二屯长门,父亲把二大伯讲述的地址写在家谱背面,以防年代久远遗忘。(杨雪亭在查阅历史上山东省有夏津县没有下建县,可能是二大伯读音有误。祖籍当时的地址名称应该是:山东济南府高唐州夏津县大十八屯二屯掌门)
雪亭通过全国最大的杨氏QQ群“杨氏宗亲”的协助,并结合夏津县300余年的历史变革分析得出,山东祖籍目前的准确应该是: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渡口驿乡二屯村。
自康熙四十七年至六十年(1708年-1721年)间夏津段运河决堤洪水泛滥,紧跟又是连年大旱,春秋不雨。六世祖杨景霄、杨景震二兄弟为保为保杨家根苗决定分别向南北反方向逃走,一人向南去往福建,一人走向北京、河北,流落到河北省永定河泛区插柳挖野菜,打菜籽儿草籽儿为食物生存下来,当时据今约300余年。经年辗转,最后定居在河北省永定河泛区的杨家柳子村。
杨家柳子村比马家柳子村早100多年,在小马场西北有我们杨家的祖坟地,那里埋葬有从十一世祖杨惠、臧氏、直到我家东院杨启堂大伯的坟地。老坟地见证了杨家近200年的历史。当时永定河河水泛滥,年年水灾,生活贫苦。杨家柳子村的三支,其中一支流落静海县,静海县也是年年水灾。在静海的二爷少年时期因生活所迫吃粮当兵,在天津小站是清朝袁世凯的兵,二爷因出身贫苦,为人厚道,好习武学,逐步官升至团长。他目睹了当时军阀混战,人民生活困苦,手下的弟兄们*丧生。二爷曾说过,当官的军衔是弟兄们用鲜血换来的。二爷毅然辞官不做,把所有的积蓄供子女读书。自己省吃俭用,在天津市西马路二道桥子的贫民区买下几间小屋,过起了平民百姓的日子。二爷有三子一女,大姑受过良好教育,供职在湖南教育厅;大伯读过大学,解放后当会计;二伯婚后早年病逝,留下二娘和儿子杨善同,杨善同大哥聪明好学,但家境贫寒,初中毕业后没有能力上高中,而步入中专学校,好能早日参加工作,挣钱养家。二爷一家,生活贫苦,全家人挣的工资都交二爷保管和支配,对每项日常开支都记账,严格管理。老人家勤俭持家,为人忠厚,邻里和气,从不张扬,低头做人,人缘又好,在*中没有受到*。老叔(二爷的老儿子)解放前在北京读书,随蒋介石撤退去了*,后到美国学习深造,学成后回*工作,是台北高速公路设计师,在台北高速公路口处有老叔塑像。改革开放以后,老叔曾来马柳老家一次(那时由于通讯交通都很落后,我们*人都不在家,老叔来的时间很短,我并没见着)。拜谒过的祖坟租井都已不存在了,只从老家带回一块老砖回了*。
点击显示更多>>>